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不是所有大学生都适合休学创业

    2015-1-7


        在过去的2014年,发生了不少令人怦然心动的事。教育部也不失时机,在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出台举措,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为“创业热”又添了一把火。


        不过,创业不易。在2014年12月15日的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晏焱就向“创业热”泼了冷水,他善意地提醒:“创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定把你爹妈几十年攒下来的钱毁了,而且很少人能还回来。”


        创业者确实属于少数派,这在西方国家也不例外。2010年《全球创业观察报告》指出,在22个发达国家中,18-64岁的个体中,平均只有5.6%的人积极参与创建企业的活动,其中美国为7.6%,日本是3.3%。创业有风险,在乔布斯、扎克伯格、马云、马化腾、雷军等创业英雄的背后,是无数不为人知的创业失败者。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不遗余力地鼓励年轻人创业,甚至希望“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鼓励年轻人创业,绝不仅仅在于缓解就业压力,而是培育创新精神,进而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不是多了,而是太少。据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这个群体的创业比例仅占1%左右。大学毕业生更热衷于寻求安稳的工作,这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不利的。


        因此,需要打破这种过度求稳的就业格局,激发知识青年群体的活力。


        教育部这一文件对休学创业的尺度,其突破性,某种意义上不亚于当初“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


        有关休学创业的好处,文件中已多有提及。但当大家都在讲休学创业的好处时,海峡人才网也有责任探究一下可能出现的弊端,并做出理性的提醒。


        创业固然也是一种学习,会有能力的提升,但这种学习和我们讲的上大学,在语境和内涵上有着很大不同。错过了这几年的大学时光,即便以后再捧起书本,延误的时光和学业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一旦创业失败重回校园,看到昔日同学已学业有成,而自己还与一帮学弟学妹坐在教室上课修学分,心理关肯定没那么好过。


        现实中,很多人一开始都把休学当成求学的逗号,但最后基本成了句号。


        这里,海峡人才网有必要对休学创业者提一个醒,就现阶段而言,休学创业成为乔布斯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而且以在校生的心智,很可能“一朝受挫十年怕井绳”,反而影响未来的创业信心和决心。


        创业从不轻松,需要一定积累。商场如战场,“古来征战几人回”,创业的艰辛只有亲历过的人才知道。


        一个在校生,经历“十年寒窗苦”,刚从中学跨入大学,对于社会生活基本处于陌生状态。就创业所需要的社会条件讲而言,他们往往并不具备;就创业所需要的心智条件,特别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情商和面对挫折的抗压心理而言,也不见得完全具备。创业路哪里好走,乔布斯是休学创业的成功个案,可在沉默的海洋里,却有无数个气泡鼓起破灭。


        人生是分阶段的,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任务。某一阶段出色,并不代表下一阶段出色,但这不是放弃阶段目标和任务的理由。既然身在某一特定阶段,就应该力求出色出彩。


        对于大学生来说,求学的机会其实很难得,一朝错过很可能一生错过。上世纪初,像蔡元培先生、梅贻琦先生等教育大家,其实都希望学生们能安心坐在校园里,多读一些书,多做一些学问。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阶段的积累,会奠定此后一生的基础。


        休学创业,应该允许,但别鼓励。如果一个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创业意愿,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解决了项目和资金的问题,应该允许其休学创业。但在普遍意义上,不能胡吹乱讲,搅乱了求学的心。对于大学生来说,处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充电和提升。


        无疑,教育的跟进,社会机制的创新,才是鼓励大学生休学创业叫好又叫座的法宝。(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