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年多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游戏行业已经进入到成熟期,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以及近3亿的用户规模使其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11亿,在总体网民数量中所占比例超过了70%。据统计,2010年中国游戏市场(包括PC网络游戏、PC单机游戏及手机网络游戏的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总和达到333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了26.7%;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研发力量调查中统计的从业人员数量达到30,533人。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福建省动漫游戏产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截至目前,福建已有动漫游戏产业企业2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2010年全行业收入达到39.5亿元人民币。
去年,我省出台《福建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 年)》,提出:到2012年我省动漫游戏产业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5%左右;我省将着力使动漫游戏产业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建设和完善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扶持中小动漫企业基础研发和成果转化;建立福州、厦门国家级动漫(动画)游戏产业基地;到2012年,形成5家以上有实力、上规模、核心竞争力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动漫龙头企业。
产业的高速发展必定引发人才的巨大需求,这是个铁定的规律,动漫游戏业亦然。当动漫游戏产业这块蛋糕越来越引人注目时,我们发现行业人才的短缺正成为最大的问题。据不完全估算,目前中国动漫网游人才缺口达到了30万。
根据《2009年至2012年福建省动漫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仅2010年,我省动漫游戏产业人才新增需求达到17000人,预计到2015年新增需求将达43000人。相比之下,开辟动漫游戏、数字媒体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每年能提供的毕业生仅几千人,人才培养速度远跟不上行业需求,这使得不少动漫专业的学生们产生了“不愁嫁”的骄傲。
目前福州乃至福建的动漫人才基数太小。福建省动漫游戏行业协会会长刘路远说,在动漫行业有个“人才计算公式”,直接从业人员达到50000人,才有可能涌现500个有创意、懂设计的人,这500人中可能仅能培养出5个具有领导能力且能够设计出优秀产品的人。目前,全省的动漫人才基数大概只有5000人,高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有关专家表示,目前动漫游戏产业的人才需求呈金字塔形,底层是运营、支持、服务等人才,中段是游戏设计与开发人才,塔尖是主程序员、美术总监、策划总监等,未来几年我国需要20万游戏设计与开发人才。除此之外,游戏派生出的包装宣传推广、新闻报道、攻略指导、网络游戏管理员等专门人才也都处于匮乏状态。
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各大动漫游戏公司之间的相互挖角。每个公司都在寻觅优秀的动漫游戏人才,而其他公司刚露头角的人,都在涉猎范围之内。在激烈争夺之中,谁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后花园。
挖墙脚之外,另一种常见的人才招揽方式就是团队收购。比如网龙公司,目前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已有91SDK、Mfund两个项目布局,目前已收纳10个已启动团队。与许多同行不同的是,网龙选择了对团队全资收购,将人才与资源全部收入囊中。
“一天五顿免费餐,最高年薪30万,再加期权。”就在上个月,网易CEO丁磊向各大高校应届毕业生抛出了橄榄枝。为之震动的不仅仅是即将就业的毕业生,同时,这个创下动漫游戏产业面对高校毕业生最高薪金的数字,亦让整个行业的人才争夺战日趋白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