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热点公告
手机扫码查看

    人才厢聚 | 区农业农村局:沃野育才兴产业,乡土赋能谱新篇

    2025-04-18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厢区持续聚焦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突出“土专家”的实践智慧,注重科技支撑的催化效应,不断搭建“领军人才+本土专家+科研人员”的完整人才体系,在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循环中,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头雁领航,“新农人”绘就“兴农景”

    近年来,城厢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鼓励、支持和引导更多“新农人”返乡入乡创业,以政策保障为支撑,以人才培育为抓手,推动“新农人”在乡村广袤天地间发挥所能。出台《莆田市城厢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培育乡村致富头雁,2024年下拨约270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资金支持符合政策条件的23名优质家庭农场。聚焦产才融合,分类分行业开展“实用型”乡村人才培育、“地毯式”技能人才培训、“靶向式”高端人才培养。近年来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1718人,创新创业带头人95人,“头雁”培训25人。鼓励“新农人”回乡创业,打造桂圆原料加工式、电商直播带货式等“共富工坊”,先后吸纳500多名片区村民就近就业,推动实现“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

    田间课堂,“土专家”深耕“土特产”

    “土专家”作为扎根农村的实践经验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活水源泉。城厢区坚持一线出人才、一线选人才的理念,着力把更多懂技术、有情怀的“土专家”集聚起来。建立“土专家”人才信库,累计挖掘活跃在乡村产业发展一线的“土专家”120余名,鼓励“土专家”发挥自身技术和经验优势深挖“土特产”潜力。如,“土专家”蔡向伟立足枇杷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常太1000余亩枇杷增产增收500万元。又如,“土专家”林玉满采用高接换种、果树矮化、科学施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发展推广龙眼晚熟品种“四季蜜”,将龙眼产期推迟近3个月,价格提高3至4倍,助力华亭镇在2024年实现桂圆产量、产值同比增长8.3%、12.5%。

    身入乡土,“科特派”注入“智动能”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城厢区以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桥梁,以服务为抓手,深入开展科技帮扶,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积极邀请福建农林大学和省农科院的专家、科技特派员等为枇杷种植户传授枇杷嫁接、化肥减量增效等实用技术。启动改良换种,培育出“三月白”特早熟品种和“香妃”特晚熟品种,形成“错峰头”竞争优势,2024年枇杷总产值约4.1亿元。鼓励科技特派员为家庭农场解难纾困,如,科技特派员帮助常太可乐家庭农场创新引入全地形轨道运输机系统,突破了丘陵山地果园运输瓶颈,在提高果品运输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伤果率,以科技加持果园规模化生产,切实帮助农民增收。

    功基于才成,业依托才兴。人才队伍建设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下一步,城厢区将持续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凭借科技赋能乡村,依靠智慧引领农业,统筹用好各类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壮大农村人才队伍,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壮丽篇章。




  •       
  • 招聘热线
    0591-87618873
    客服热线
    0591-96345
  • 关于我们
    市场介绍        业务指南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软件大道89号软件园F区7号楼
    邮编:350003
    监督电话:0591-87383007
  • 运营维护:福建海峡人才网络资讯有限公司 网络支持:福州电信IDC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闽ICP备110123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