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龙岩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2019-6-4

     

    来源:海峡人才报

     

    壮丽70  奋斗新时代

     

    “两化”强引领  “三创”聚人才

    龙岩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近年来,龙岩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主动顺应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积极回应人才需求的新期待新变化,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实践,在全省率先组建“人才发展集团”,坚持以市场化、资本化“两化”强引领,以创新创业创投“三创”聚人才,有力推进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助力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注重“两个创新”,拓宽人才工作视野

     

      一是创新理念。依托人才发展集团,坚持以人才资源为核心,引入市场化、资本化理念。

     

      变“管理人才”为“服务人才”。坚持以市场的眼光审视人才,以价值和实绩为导向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人才,以科学的激励机制、优质的人才服务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变“人才优势”为“产业优势”。既立足于现有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又瞄准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以“建链”“补链”“强链”为目标,着力引进一批带着先进研发成果来岩创业的人才,通过催生新产业达到“筑巢引凤、从无到有”;着眼做大存量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有利于企业提质增效、助力传统产业技改、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达到“老树新枝,从有到优”。

     

      变“引才资金”为“引才资本”。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基金投资、直投、跟投等方式支持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加快聚集产业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双赢。

                 

      二是创新模式。以人才发展集团为主体,探索“人才+项目+资本”的人才资源运营新模式。

     

      人才与项目深度融合。着力引进能帮助解决技术瓶颈、提升技术含量、加快技术革新的高层次人才,并以人才与龙岩市产业发展现状及重点项目的匹配程度作为重要指标,重点引进能延伸龙岩现有产业链、培育新业态、提供新动能的高层次人才项目,实现引进人才和引进项目“双同步”。

     

      项目与资本深度融合。通过资金补助、政府基金、公司直投、银行跟投等投融资服务,以财政资金为撬板,撬动各方资本广泛参与高科技项目孵化,打造一条“种子仓—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接力式资金保障链条,让高层次人才项目在中试、落地、加速和产业化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资本支撑,辅以提供创业场所、一站式落地跟踪服务等,助力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孵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人才项目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孵化成功的高层次人才项目提供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合作,提供产业基金、标准厂房等综合性服务,形成发展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催生一个新产业、激活一批新动能。

     

      发挥“三大优势”,强化人才工作支撑

     

      完善人才发展集团架构,发挥企业运营优势。人才发展集团围绕市场化、资本化运营人才资源的职能定位,总部成立了人才引进开发部、产业发展部、信息产业部、投融资部等4个业务部门和综合部、财务部2个后勤管理部门,下辖龙岩岩旭投资有限公司、龙岩岩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龙岩龙发人力资源服务合伙企业、龙岩龙鑫实业有限公司和龙岩市鑫业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5个具有“市场化引进人才、服务项目孵化、资本运作”的子公司,现已形成“六部室、五公司”的运行机制。

     

      拓展人才项目载体,发挥平台运用优势。建设承接人才项目的各类载体、基地,让人才引进通道更加顺畅。建立人才项目“信息库”。建设包含引进人才、项目和在外乡贤的人才项目信息库,借助已引进人才的人脉信息资源,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创新创业平台开展深入对接,引进全市急需、与产业发展规划相关的高新技术转化成果,帮助重点企业解决技术瓶颈问题。目前,已初步建成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福建省引进生、龙岩市机关企事业引进生、龙岩旅外乡贤、福建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等5大板块共691位人才信息库。借力驻外机构“快车道”。充分发挥同乡会、商会、校友会等驻外机构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杰出乡贤回乡干事创业,促进智力回归、资金回流。其中,2018年协办第二届龙商创新发展大会暨闽西老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打开了闽西革命老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为旅外乡贤回岩创业牵线搭桥。形成孵化基地“示范带”。做强做大集团自有孵化器,市科技创业园获批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新示范基地,在原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再添一块国家级牌子;放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辐射作用,人才发展集团分别与龙岩学院、上杭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孵化器,科技成果孵化基地规模由原有4万平方米扩大到12.6万平方米,有效促进高层次人才项目来岩落地。

     

      强化资金支持力度,发挥资本运作优势。不断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持续筑牢人才项目资金支持链。提升融资能力。实施科技创业园“三旧”改造提升,科技创业园资产跃升至4亿元;通过龙岩龙发人力资源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采用市场化手段成功募集7000万元的人才专项经费,集团融资能力大大加强。提升管理能力。组建了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经验丰富、凝聚力强的高素质基金管理和投融资管理团队。20186月,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龙岩岩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功获得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牌照,正式开展基金募集和管理业务。

     

      瞄准“四个方向”,增强人才工作实效

     

      瞄准产业升级,增添发展动力。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精准引才,激活产业发展活力。集聚高端产业人才。围绕“双融入、双培育、双引领、双补齐”,精准引进能延伸或提升龙岩市现有产业链、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孵化新兴产业的高层次人才。目前,全市共引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9人、“万人计划”人才3人,省引才“百人计划”人才31人,省级高层次ABC类人才103人、工科类青年人才327人。其中,2018年引进省级高层次ABC类人才70人、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207人、培养省百人团队和个人10人,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总数超过前五年的总和。做大新兴产业规模。通过“人才+项目”模式开展“人才招商”,成功引进新型半导体功率器件、北斗导航芯片应用产业化项目等11个项目,其中9个项目落地科技创业园、6个已经投产。其中,龙新三维阵列获得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福建赛区)暨第六届福建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称号;泰科天润拥有目前国内唯一一条碳化硅器件批量化生产线,是新材料半导体的龙头企业。

     

      瞄准民生事业,激发社会活力。针对干部队伍年龄老化、事业单位专业弱化、医疗教育人才流失严重等突出问题,大力引进民生事业领域人才。引进机关企事业人才,造就后备力量“金种子”。实施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毕业生引进计划,培养党政、事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后备力量。目前,共引进到岗“双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249人,其中党政类引进生127人、事业类引进生12人、教育类引进生70人、医疗类引进生40人。实施医疗“师带徒”模式,造就业务骨干“生力军”。开展医疗卫生人才“师带徒”柔性合作,邀请22名北京国家级医疗专家与龙岩市62名中青年医疗骨干结成师徒。2018年,共有37名青年医生到北京专家所在医疗机构进行学习进修、培训,有效提升了业务水平;共有26名北京专家来岩开展了30多次实地调研、查房会诊、讲座授课、手术示范等医疗活动,让龙岩百姓在家门口即可获得北京专家的帮助和治疗。

     

      瞄准融资瓶颈,挖掘政策潜力。针对引进人才项目面临的资金难题、融资瓶颈,做好投融资保障工作。构筑资金保障“蓄水池”。设立龙岩市高新技术产业天使投资基金并完成备案,该基金的设立标志着连接前期已设立的市产业发展基金、“新三板”基金等,基本构筑形成“基金+项目”的高层次人才项目发展全过程资金保障链。用好资金杠杆“硬招数”。探索以“政府投入+产业基金+社会资本”筹集资金等方式,帮助解决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的资金需求。目前,人才发展集团已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对8个高层次人才项目发放创业启动补助资金1350万元,促进已引进项目顺利落地孵化。

     

    瞄准优化环境,凝聚留才合力。着力打造更优、更活、有温度的人才发展生态,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实行“全方位”配套。制定出台《龙岩市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特殊支持政策》《龙岩市关于做好人才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等配套政策,在安家落户、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完备服务。试行“一站式”服务。开设“人才申报窗口”,简化申报程序,有效提升申报成功率。安排专人跟踪服务入驻人才项目,帮助做好工商登记、落实厂房、投融资、上下游产业配套等工作,让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专注科研、专心创业。推行“常态化”宣传。充分运用“e龙岩”“闽西党旗红”等融媒体,大力推介人才工作创新做法、典型案例和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充分展示引进人才为龙岩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树立“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形成爱才重才敬才的浓厚氛围。(通讯员  熊功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