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事新闻  >  国内最新动态
手机扫码查看

    解读:2016年全国城镇单位平均工资

    2017-6-13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及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在不同行业工资高低、增速快慢的背后,我国经济发展“稳”“进”“新”“优”的脉络清晰可见。


    私营与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相差2.4万元


        此次,城镇非私营单位全国共调查约167万家,就业人员1.79亿人。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7%。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


        从工资水平看,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比非私营单位少24736元,相当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63.4%,二者之间工资差距明显。


        从增长幅度看,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8.2%,低于城镇非私营单位0.7个百分点,但比上年1.3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


        此外,分区域看,各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区域均为东部62875元,最低的区域均为中部47538元。


        分行业、企业类型看,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等四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四类岗位平均工资最高的企业类型均为外企。


    IT业年平均工资超越金融成最高


        长期以来,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一直排在首位,但去年这一情况悄然发生变化,IT业平均工资水平首次超过金融业,排名各行业门类首位。


        数据显示,2016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为122478元,比上年增长9.3%;而金融业年平均工资为117418元,比上年仅增长2.3%,增幅排各行业门类第二低位。


        对于这种排位的变化,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首席统计师孟灿文解读称,随着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得以快速增长,而金融业工资水平退居次席,主要受银行业高管限薪以及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


    哪些行业工资增长速度较快?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城镇私营单位中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房地产业,增长率分别为12.2%、11.5%和10.3%。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教育,增长率分别为3.7%、5.5%和6.7%。全部18个行业门类中,有10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非私营单位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以及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率分别为13.9%、11.9%和11.7%。


        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采矿业、金融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增长率分别为1.9%、2.3%和5.2%。全部19个行业门类中,有6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特点

    工资持续增长折射经济稳健走势


        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是工资稳步提升的基础。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7%,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6.4%。这都为工资增长提供了支撑。


        “在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背景下,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继续稳步增长。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孟灿文说。


        支撑工资增长的经济和就业良好势头仍在延续。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表现出增速回升、就业扩大的良好格局。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9%,比上年四季度加快了0.1个百分点。1月至4月,城镇新增就业465万人,比上年同期多增22万人。



    去产能行业工资好转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2016年,采矿业平均工资由上年的下降3.7%转为增长1.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由上年的微增0.8%转为增长7.4%,增幅扩大了6.6个百分点。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孟灿文说,去产能工作取得进展,部分行业市场价格回升,企业效益改善,工资增长情况有所好转。


        去年,我国加速推动煤炭、钢铁去产能。来自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显示,去年,全国钢铁行业压减粗钢产能6500万吨以上,煤炭行业化解产能2.9亿吨以上,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在改革的持续推进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去年9月份打破54个月连续下滑走势,四季度加速回升。煤炭、钢铁行业供需改善、价格回升,拉动企业利润恢复性增长。


        今年去产能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截至5月18日,今年全国共退出钢铁产能3170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63.4%;共退出煤炭产能6897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46%。随着去产能的不断推进,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新兴产业工资增幅大反映新动能加快培育


        2016年,化学纤维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平均工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2.3%、9.2%和9.7%,增幅分别扩大7.4、1和1.1个百分点。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些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行业平均工资增长不仅高于全部行业的平均增幅,也超出本行业上年同期增幅。”孟灿文说。


        近年来,我国着力推动创业创新蓬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并茁壮成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5个百分点。同时,创业创新势头良好。1月至4月,全国新登记企业181万户,同比增长15.2%,日均新登记企业1.51万户;专利申请量95万件,同比增长6.5%。此外,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以网络销售和快递业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



    现代服务业工资增长快折射结构调整提速


        2016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比上年增长9.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9.7%,教育业增长11.9%,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增长11.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9.8%,这五个行业均超过8.9%的平均增幅。


        现代服务业工资增幅较快,折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去年,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2%,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20.8个百分点。


        “服务业在创新发展中亮点突出,继续领跑三次产业运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司司长许剑毅点评说。


        今年以来,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8%以上较高水平。新兴服务业也保持蓬勃发展势头。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9.1%和10.2%,是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两个行业。(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