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主要任务      1.面向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城市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健康,城市物质能量代谢与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城市环境治理与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   2.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现代研究所制度,建立有利于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建立与区域创新体系各单元协同创新的有效方式,建立面向城市生态与环境科技发展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   3.结合重大科技任务引进优秀人才,结合科技创新实践培养学术人才,结合知识转移与技术转化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训管理人才,成为城市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人才高地,成为区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地。   二、研究重点领域   1.城市生态健康与环境安全   (1)城市生态健康系统分析与监测;(2)城市环境复合污染机理与效应;(3)城市环境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4)城市环境分析技术与方法。   2.城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    (1)城市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2) 城市土壤污染修复技术;(3)城市大气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4)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5)高效环境材料制备技术;(6)环境生物技术。   3.城市环境工程与循环经济   (1)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与示范;(2)生态产业工程与示范;(3)城市生态环境技术集成与示范;(4)城市物质能量代谢与循环经济建设模式示范。   4.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1)城市环境与全球变化;(2)城市发展与城市安全;(3)城市智慧管理技术;(4)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理论与技术;(5)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理论与技术;(6)城市环境管理与政策。   三、公共平台建设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福建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科联“城市健康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福建省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厦门大气环境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浙江省城市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水环境安全与水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危险废物鉴别和处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厦门市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室内空气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城市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四、对外合作   研究所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保持着频繁的交流和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与英国阿伯丁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五、人员规模   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320人,硕、博士研究生44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家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   六、观测研究站   根据“一所两站”的战略布局,研究所首个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宁波观测研究站在宁波市北仑区建立并投入使用。宁波站依托所本所,立足宁波市,辐射长三角,面向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城市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城市环境长期观测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与健康、城市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环境治理工程与循环经济、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研究与开发以及技术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成立于2006年7月4日,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事业法人单位,是目前国际唯一的专门从事城市环境综合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厦门市。   研究所目前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态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主要任务      1.面向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城市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健康,城市物质能量代谢与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城市环境治理与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示范。   2.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现代研究所制度,建立有利于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与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建立与区域创新体系各单元协同创新的有效方式,建立面向城市生态与环境科技发展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   3.结合重大科技任务引进优秀人才,结合科技创新实践培养学术人才,结合知识转移与技术转化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训管理人才,成为城市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人才高地,成为区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地。   二、研究重点领域   1.城市生态健康与环境安全   (1)城市生态健康系统分析与监测;(2)城市环境复合污染机理与效应;(3)城市环境安全风险评价与预警;(4)城市环境分析技术与方法。   2.城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    (1)城市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2) 城市土壤污染修复技术;(3)城市大气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4)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5)高效环境材料制备技术;(6)环境生物技术。   3.城市环境工程与循环经济   (1)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与示范;(2)生态产业工程与示范;(3)城市生态环境技术集成与示范;(4)城市物质能量代谢与循环经济建设模式示范。   4.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   (1)城市环境与全球变化;(2)城市发展与城市安全;(3)城市智慧管理技术;(4)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理论与技术;(5)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理论与技术;(6)城市环境管理与政策。   三、公共平台建设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福建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科联“城市健康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污染物转化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福建省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厦门大气环境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浙江省城市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城市代谢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水环境安全与水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市危险废物鉴别和处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厦门市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室内空气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城市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四、对外合作   研究所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及香港、台湾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保持着频繁的交流和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与英国阿伯丁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五、人员规模   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320人,硕、博士研究生44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家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   六、观测研究站   根据“一所两站”的战略布局,研究所首个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宁波观测研究站在宁波市北仑区建立并投入使用。宁波站依托所本所,立足宁波市,辐射长三角,面向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城市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城市环境长期观测研究、城市生态环境与健康、城市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环境治理工程与循环经济、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研究与开发以及技术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

展开 

企业基本资料

企业名称: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单位性质:
企业
经济类型:
股份制经济
所属行业:
其他
企业规模:
100-499人

联系方式

查看联系方式
0
0
 

官方微信